一、什麼是腦膜炎?
是指腦部受到外來的微生物感染,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發炎,導致神經系統永久的損傷。這些致病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結核菌、黴菌等;其中以病毒性腦膜炎及細菌性腦膜炎最為常見。病毒性和細菌性腦膜炎均可透過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喉分泌物而傳播。病毒性腦膜炎也會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即使是身體健康沒有病徵的人,鼻腔和喉部亦可能帶有這些微生物。
二、那些人容易感染腦膜炎?
- 顱部受創或接受腦部手術後的病人。
- 潛在性疾病導致免疫系統不全或下降者:如糖尿病、紅斑性狼瘡、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癌症、肝炎或肝硬化等病人。
- 抵抗力較低弱之嬰幼兒或老年人。
三、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 疲倦。
- 發燒、發冷。
- 頭痛、肌肉酸痛。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 頸部僵硬、畏光。
- 躁動不安。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腦膜炎,因為腦膜炎尚需要很多檢查、檢驗來確立診斷,若有上述症狀請至
感染科門診就醫。
四、常見的治療有哪些?
- 病毒性腦膜炎:除皰疹性病毒腦炎外,大部份的病毒性腦膜腦炎並無特殊藥物可給予治療,一般而言是採症狀支持性療法,即舒緩因病產生之不適症狀為主。
- 細菌性腦膜炎:
- 開始時先依最可能罹患的致病菌給予抗生素治療,等脊髓液培養結果出來時,再依敏感性試驗調整藥物。
- 給予類固醇減輕發炎狀況。
五、居家自我保健原則:
- 注意個人衛生,並正確洗手。若雙手被口鼻分泌物污染後,如打噴嚏,應立即洗手。
- 任何餐具、用具皆應清洗乾淨,不要與別人共用餐具。
- 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或人潮過於擁擠的地方。
- 曾與感染菌為「腦膜炎雙球菌」的病人有過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應接受抗生素預防治療。
- 密切留意曾與腦膜炎病人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若有腦膜炎的早期跡象和病徵,例如:發燒、舉動異常和意識改變,應及早至感染科門診求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減輕後遺症之嚴重性。
- 家中有養鴿的民眾,應勤清理鴿舍,鴿糞應用消毒水消毒或集中焚燒,鴿舍保持通風、乾燥及低密度飼養。進入鴿舍應配帶口罩,避免吸入帶有病原的灰塵。
參考資料: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1, May, 25). Viral Menigitis. https://www.cdc.gov/meningitis/viral.html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1, July, 15). Bacterial Menigitis. https://www.cdc.gov/meningitis/bacterial.html
- Kathleen, A., Linder, M. D., Preeti, N., & Malani, M. D. (2019).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JAMA, 321(10), 1014. https://doi.org/10.1001/jama.2019.0772
- Soria, J., Metcalf, T., Mori, N., Newby, R. E., Montano, S. M., Huaroto, L., Zunt, J. R. (2019). Mortalit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19(1), 9. https://doi.org/10.1186/s12879-018-3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