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1. 了解尿崩症常見症狀,並注意脫水症狀。
  2. 能每日紀錄喝水量、尿量及體重。
  3. 能正確使用抗利尿激素藥物。

一、什麼是尿崩症?

尿崩症是一種因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人體控制尿液分泌的激素)分泌不足,造成腎臟水分不正常代謝,導致排出大量的稀釋尿液。

引起尿崩症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因腦下垂體腫瘤、感染、頭部外傷、腦部手術後導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夠;另一種是因腎臟疾病或藥物(如:鋰鹽、利尿劑),導致腎臟對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沒有反應。

 

二、尿崩症有哪些症狀?

  1. 多尿:
    1. 小便次數及尿量增加、尿液透明無色像白開水,如圖一。
      9f5f07f035453113d6ea3471aadaebe9.png
      圖一   尿液顏色比較
       
    2. 每天尿量超過3000~8000毫升,也可能多達一萬毫升以上。在正常飲水的狀況下,50 公斤的健康成年人每天尿量約2000~2500毫升。
  2. 脫水症狀:
    1. 劇渴、疲累、皮膚乾燥無彈性、不易流汗、便祕、頭暈、心跳快。
    2. 脫水嚴重者可能會導致體重減輕、發燒、低血壓、肌肉痙攣、意識不清等。
有上述症狀者不一定就是尿崩症,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新陳代謝科門診就醫。
 

三、尿崩症要怎麼治療?

常見引起尿崩症的原因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除了補充大量流失的水分外,也會使用抗利尿激素藥物來增加水分的再吸收,但最重要的是治療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如腦下垂體腫瘤、感染、頭部外傷等。

  1. 去除病因:
    1. 腦下垂體腫瘤導致:以手術治療為主。
    2. 頭部外傷導致:需要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需手術治療。
    3. 感染、自體免疫、腎臟疾病等原因導致:以藥物治療疾病本身為主。
    4. 利尿劑或鋰鹽藥物導致,可先採取停藥或換藥措施,如無法停藥時可採減低藥物劑量的方式。
  2. 補充水分:根據每天的尿量及血鈉值,依醫師指示補充足夠水分。
  3. 增加水分再吸收:
    使用抗利尿激素藥物(DDAVP, Minirin®)治療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尿崩症,藥物可由口服、皮下注射、靜脈給藥及鼻黏膜吸收,增加身體水分再吸收,使用方便。幼兒或手術後使用鼻噴劑不方便者,也可由口服、皮下注射或靜脈給藥,鼻噴劑使用步驟如下,見圖二:
    1. 取下鼻噴劑瓶蓋。
    2.  第一次使用鼻噴劑時,對空按壓4次或直到藥劑噴出為止;如果有數日至1星期沒有使用鼻噴劑時,使用前須重複此步驟。
    3. 將食指及中指放在藥瓶瓶身,大拇指放在藥瓶底部。
    4. 使用時將頭稍往後仰約15-30度,將噴嘴插入其中一個鼻孔,噴藥時需憋氣,以食指及中指向下按壓瓶身到底,為一次劑量,若醫師處方需噴兩次劑量,請兩邊鼻孔輪流使用。
    5. 每次使用後請將噴嘴擦拭乾淨,瓶蓋蓋好,保持藥瓶直立,不要倒放。0f15b4de38f269bf9f291c93c3e301dc.jpg
                 圖二 DDAVP 鼻噴劑使用步驟
 

四、我該注意什麼?

一般而言,尿崩的症狀會在疾病治療後獲得改善,若多尿症狀持續進行或是預期可能發生尿崩狀況時,則醫師會開立藥物返家使用,返家後的照護原則如下:

  1.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測量及記錄體重。
  2. 每天記錄尿量與喝水量,依照尿量適當補充水分(如排尿500毫升,則需補充500毫升水分)。
  3. 不要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或利尿的食物,例如:茶,咖啡、西瓜、水梨、蒟蒻、豆漿、苦瓜、葫蘆、芹菜等。
  4. 依照醫師的指示使用抗利尿激素藥物DDAVP(Minirin®)鼻噴劑,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1. 保存期限:鼻噴劑於室溫25℃以下,可存放至有效期限。
    2. 劑量調整:須在醫師指示下,根據尿比重和尿量變化,調整鼻噴劑的劑量,以免發生低血鈉和水中毒情形。
    3. 若發生水中毒情形,例如:頭痛、水腫、躁動不安、抽筋或意識不清等現象,應立即就醫。
  5. 若在使用藥物後仍持續有多尿情形,且出現嚴重脫水現象,如發燒、低血壓、意識不清等,請盡速就醫。


參考資料

  1. 歐嘉美、尚忠菁、劉劍華、張月娟、石光中、胡麗霞(2019).內分泌系統疾病及護理.於王桂芸、劉雪娥、馮容芬總校閱,新編內外科護理學(六版,13-32~13-34頁).永大。
  2. Garrahy, A., Moran, C., & Thompson, C. J. (2019).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 in adults. Clinical Endocrinology, 90(1), 23-30. https://doi.org/10.1111/cen.13866
  3. Refardt, J. (2020).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iabetes insipidus: Update.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34(5), 101398. https://doi.org/10.1016/j.beem.2020.101398
  4. Refardt, J., Winzeler, B., & Christ-Crain, M. (2020). Diabetes insipidus: An update.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9(3), 517-531. https://doi.org/10.1016/j.ecl.2020.05.012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Diabetes Insipidus (D.I.)
    分類
    疾病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