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了解尿崩症常見症狀,並注意脫水症狀。
- 能每日紀錄喝水量、尿量及體重。
- 能正確使用抗利尿激素藥物。
一、什麼是尿崩症?
尿崩症是一種因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的分泌不足或反應障礙,造成腎臟水分不正常代謝,排出大量稀釋尿液的症候群。
引起尿崩症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因腦下垂體腫瘤、感染、頭部外傷、腦部手術後導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夠,另一種是因腎臟疾病或藥物(如:鋰鹽、滲透型利尿劑),導致腎臟對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沒有反應。
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 多尿:
- 小便次數及尿量增加、尿液透明無色像白開水,如圖一。

圖一
- 每天尿量超過三千~八千c.c.,也可能多達一萬c.c.以上
- 在正常飲水的狀況下,健康成年人每天尿量約每公斤體重 40~50c.c.(如:50公斤成人,每天約有2000~2500c.c.尿量)。
- 脫水症狀:
- 劇渴、疲累、皮膚乾燥無彈性、不易流汗、便祕、頭暈、心跳過速。
- 脫水嚴重者可能會導致體重減輕、發燒、低血壓、肌肉痙攣、意識不清等
多尿的原因有很多,如
大量飲水、
糖尿病等原因也會造成多尿,有上述症狀者不一定就是尿崩症,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
新陳代謝科門診﹞就醫;如果有出現嚴重脫水症狀請盡速就醫。
三、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常見引起尿崩症的原因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除了補充大量流失的水分外,也會使用抗利尿激素藥物來增加水分的再吸收,但最重要的是治療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如腦下垂體腫瘤、感染、頭部外傷等。
- 去除病因:
- 腦下垂體腫瘤導致:以手術治療為主。
- 頭部外傷導致:需要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需手術治療。
- 感染、自體免疫、腎臟疾病等原因導致:以藥物治療疾病本身為主。
- 滲透型利尿劑或鋰鹽藥物導致,可先採取停藥或換藥措施,如無法停藥時可採減低藥物劑量的方式。
- 補充水分:
- 根據每天的尿量及血鈉值,依醫師指示補充足夠水分。
- 增加水分再吸收:
- 抗利尿激素藥物(DDAVP, Minirin):
- 用來治療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引起的尿崩症。
- 可經鼻黏膜吸收,增加身體水分再吸收,使用方便。
- 幼兒或手術後使用鼻噴劑不方便者,也可由口服、皮下注射或靜脈給藥。
- 鼻噴劑使用步驟如下,見圖二:
- 取下鼻噴劑瓶蓋。
- 第一次使用鼻噴劑時,對空按壓4次或直到藥劑噴出為止;如果有數日至1星期沒有使用鼻噴劑時,使用前須重複此步驟。
- 將食指及中指放在藥瓶瓶身,大拇指放在藥瓶底部。
- 使用時將頭稍往後仰約15-30度,將噴嘴插入其中一個鼻孔,噴藥時需憋氣,以食指及中指向下按壓瓶身到底,為一次劑量,若醫師處方需噴兩次劑量,請兩邊鼻孔輪流使用。
- 每次使用後請將噴嘴擦拭乾淨,瓶蓋蓋好,保持藥瓶直立,不要倒放。

圖二 DDAVP 鼻噴劑使用步驟
四、照護原則:
一般而言,尿崩的症狀會在疾病治療後獲得改善,若多尿症狀持續進行或是預期可能發生尿崩狀況時,則醫師會開立藥物返家使用,返家後的照護原則如下:
-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測量及記錄體重。
- 每天記錄尿量與喝水量,依照尿量適當補充水分(如排尿500c.c.,則需補充500c.c.水分)。
- 不要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或利尿的食物,例如:茶,咖啡,西瓜,水梨,蒟蒻,豆漿,苦瓜,葫蘆,芹菜等。
- 依照醫師的指示使用抗利尿激素藥物。
- DDAVP (Minirin )鼻噴劑,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 保存期限:鼻噴劑於室溫25℃以下,可存放至有效期限。
- 劑量調整:須在醫師指示下,根據尿比重和尿量變化,調整鼻噴劑的劑量,以免發生低血鈉和水中毒情形。
- 若發生水中毒情形,例如:頭痛、浮腫、躁動不安、抽筋或意識不清等現象,應立即就醫。
- 若在使用藥物後仍持續有多尿情形,且出現嚴重脫水現象,如發燒、低血壓、意識不清等,請盡速就醫。
參考資料
- 歐嘉美、尚忠菁、劉劍華、張月娟、石光中、胡麗霞(2019).內分泌系統疾病及護理.於王桂芸、劉雪娥、馮容芬總校閱,新編內外科護理學(六版,13-32~13-34頁).永大。
- Garrahy, A., Moran, C., & Thompson, C. J. (2019).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 in adults. Clinical Endocrinology, 90(1), 23-30. https://doi.org/10.1111/cen.13866
- Refardt, J. (2020).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iabetes insipidus: Update.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34(5), 101398. https://doi.org/10.1016/j.beem.2020.101398
- Refardt, J., Winzeler, B., & Christ-Crain, M. (2020). Diabetes insipidus: An update.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9(3), 517-531. https://doi.org/10.1016/j.ecl.2020.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