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新生兒因無法以言語表達需求,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行為也還在發展階段,為避免處於危險情境造成傷害,父母需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及適當的照護方式,以維護新生兒的健康與安全。

 

二、「食」的注意事項:

  1. 建議純母乳哺餵至六個月,四到六個月視寶寶狀況開始添加副食品,並持續哺餵母乳至二歲或二歲以上。
  2. 無法哺餵母乳時,請選擇新生兒專用配方奶:
    1. 沖泡奶粉前先詳細閱讀奶粉罐上的說明。
    2. 奶嘴的流速以每秒滴下一滴為宜。
    3. 依體重來計算新生兒每日所需能量:每天每公斤體重需餵食110大卡的熱量;一般配方奶每100ML提供70大卡(0.7大卡/ML)的熱量,以3公斤的新生兒為例,每3小時餵食一次(一天餵食8餐),每餐應餵食:3(公斤)X110大卡/0.7(大卡/ML)/8(餐)=58.9ML,故每3小時餵食55-60ML奶量。
    4. 使用煮沸過、溫度為攝氏70度以上的開水來沖泡奶粉,等到奶水溫度下降至攝氏38度,並以手腕內側測試,沒有燙傷的疑慮後,才能餵食新生兒。
    5. 奶粉一經沖泡後要立即食用,如未立即食用,可能會使細菌有大量繁殖的機會,增加新生兒感染的風險。
    6. 餵奶時需將新生兒抱起,並維持耳高於口的姿勢,以防奶水流入或堆積於耳咽管,造成中耳炎。
    7. 餵食時應注意斜拿奶瓶,使奶水充滿奶嘴,避免新生兒吸吮到空氣而容易吐奶或脹氣,過程中若新生兒有口唇周圍發青情形,應先停止餵奶給予休息,若有嗆吐,將頭側向一邊並拍背,確認膚色及唇色正常再繼續餵奶(延伸閱讀:溢奶或吐奶寶寶之照護)。
    8. 餵食後可將手掌拱成杯狀,由下往上輕拍背部,幫助新生兒排氣後,採右側睡(背後予墊被支托),防新生兒溢吐奶。
    9. 每次餵奶後,需依照奶瓶、奶嘴的材質進行正確的消毒。
      1. 傳統煮沸法:選擇專用的不鏽鋼鍋,不可與家中烹調的鍋具混用。
        • 玻璃奶瓶消毒法步驟:將洗淨的玻璃奶瓶放入不鏽鋼鍋,加適量冷水,水量需蓋過奶瓶,蓋上鍋蓋放置於爐火上加熱。待水煮沸10-15分鐘後,才將奶嘴、奶嘴固定圈、奶瓶蓋等放入,再煮3-5分鐘,即可撈起瀝乾備用。
        • 塑膠奶瓶消毒步驟:煮一鍋水,待水滾後,才將奶瓶、奶嘴、奶嘴固定圈、奶瓶蓋一起放入,煮沸3-5分鐘,即可撈起瀝乾備用。
      2. 奶瓶蒸氣消毒鍋、紫外線消毒烘乾機:請依產品使用說明操作。

 

三、「衣」的注意事項:

新生兒的體溫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所以衣物的增減應隨著環境溫度做調整,且因新生兒汗腺功能不足,需藉由周邊血管擴張散熱,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新生兒剛出生,就給予較多或厚重的衣物,一般建議可以比照大人穿衣的件數,至多再加上一件外衣或被蓋即可。

 

四、「環境」的注意事項:

  1. 因趴睡是導致新生兒猝死症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新生兒應採仰睡,不可以趴睡。
  2. 夜間睡覺時仍須留一盞燈,以便隨時觀察新生兒的狀況。
  3. 新生兒和父母可睡同一個房間,但不能睡同一張床,以避免大人睡得過熟,不自主翻身時壓到新生兒,或棉被不小心蓋住其口鼻。
  4. 新生兒的床墊應平滑、不可太軟;除了床單,身體下面不應有任何的枕頭、棉被、毯子,也不可將填充或毛茸茸的玩偶放在旁邊,以免新生兒口鼻被堵住,造成窒息。
  5. 睡眠環境不要太熱,勿讓新生兒穿太多衣物,棉被不宜太厚、太鬆軟,只要蓋到胸部即可,以預防新生兒活動時蓋住臉部,影響其呼吸。
  6. 請不要將新生兒放在可以搖晃的嬰兒床上,因為新生兒頸部肌肉未完全發展、腦組織亦未成熟,過度或長時間的搖晃會造成腦部傷害。
  7. 為保護新生兒脆弱的腦部,抱起時一定要支托頭頸部,千萬不可反覆的將新生兒拋向空中、架在肩膀或背上搖動、抱著旋轉或騎坐在大人的腳或膝蓋上晃動等。

 

五、「行」的注意事項:

  1. 汽車安全座椅:
    依據交通部小型車附載幼童安全乘坐實施及宣導辦法規定,年齡在二歲以下者,應安置於車輛後座之攜帶式嬰兒床或後向幼童用座椅,予以束縛或定位。因新生兒頭部尚無法支撐,所以須依年齡、體重選擇大小適中的嬰兒用臥床,並利用泡棉或毛巾將頭部維持在軀幹中線的位置。另建議勿將新生兒長時間放在汽車座臥椅,以免影響呼吸的順暢性。
  2. 新生兒揹巾及推車:
    父母帶新生兒外出時,為能減輕腰部的負擔,常使用揹巾支托,但因新生兒頭部不具支撐力,常會造成頭、頸以及身體蜷曲於揹巾內,發生呼吸不順暢的情形,因此外出時讓新生兒平躺在推車裡為較佳的選擇,當新生兒頭部具支撐力時,再開始使用揹巾類的產品。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交通部(2020,3月2日).小型車附載幼童安全乘坐實施及宣導辦法.https://motclaw.motc.gov.tw/webMotcLaw2018/Law/Info?LawID=E0098005
  2. 曾韻珊(2019).兒童的生長發展與健康促進.於穆佩芬總校閱,兒科護理學(初版,22-72).新文京。
  3. 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2018,3月22日).如何沖泡嬰兒配方奶.http://www.ttcna.org.tw/publicUI/B/B30101.aspx?arg=8D58F502609E11D071
  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6月30日).母乳哺育手冊.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1586
  5. Miner, D. S. (2018). Feeding the term infant. DynaMed.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20, from https://www.dynamed.com/management/feeding-the-term-infant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Newborn
    分類
    自我照護/居家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