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磁振造影檢查?
磁振造影檢查是透過特定的無線電波脈衝,與人體內的氫原子核產生共振現象所形成的影像,再經電腦處理後清楚看出身體內各部位的解剖影像,此檢查對於各種器官病變有極高的診斷功能。
二、什麼狀況不能執行磁振造影檢查?
當有下列情況者,不宜接受此檢查,請務必告知醫護人員及檢查人員:
- 曾行手術植入金屬物品,如:心臟節律器、血管夾、心臟瓣膜置換、血管支架、人工關節、人工耳蝸或是其他電子產品等(詳閱放射線部磁振造影檢查說明書)。
- 曾行手術植入藥物注射器,如:胰島素體內注射器、脊髓內輸注幫浦(Intrathecal Baclofen,簡稱ITB)。
三、兒童進行磁振造影檢查之注意事項:
- 檢查前之準備:
- 進行磁振造影檢查前,須填妥磁振造影檢查同意書。
- 顯影劑施打注意事項:
- 因檢查時所注射之顯影劑由腎臟代謝,故檢查前會先抽血檢查腎功能,腎臟功能不良或正接受透析治療者,由醫師依臨床症狀及需要判斷是否執行此項檢查。
- 曾對磁振造影顯影劑過敏者請主動告知醫護人員,醫師會依臨床需要判定是否執行此項檢查或不施打顯影劑。
- 磁振造影檢查平均所需時間約60至90分鐘,檢查進行中需保持不動,故嬰幼兒及煩躁不安之兒童需接受「全身麻醉」,以順利完成檢查。如需接受全身麻醉者,會由麻醉醫師向家屬解釋相關事項,並協助填寫麻醉同意書。
- 為避免麻醉時發生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全身麻醉前需禁食(包括開水),禁食時間則依孩子年齡及進食食物種類而不同,詳列如下:
- 未滿六個月的兒童:依醫囑於檢查前4小時禁食。
- 六個月以上的兒童:依醫囑於檢查前禁食6-8小時。
- 進行磁振造影檢查前務必取下身上配戴的金屬物品,如髮夾、別針、金屬鈕扣、有拉鍊的衣服、手錶等,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 檢查中注意事項:
- 絕大多數的兒童注射顯影劑不會有特殊感覺或不舒服,但仍有極少數的孩子可能會出現輕微的藥物反應症狀,如:打噴嚏、噁心、嘔吐或皮膚過敏,若有以上症狀,則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診視。
- 如有過敏情形,住院病人會由醫護人員依過敏狀況進行處置,如給予抗過敏藥物、大量靜脈輸液或請病童多喝水,以促進顯影劑代謝排出體外;門診病童則轉至急診進行處置。
- 檢查後之注意事項:
- 檢查後會依您孩子的情況留在恢復室或檢查室觀察,經由麻醉醫師診視後才可返回病室或回家。
- 當您的孩子清醒後,可先給孩子喝約30C.C的水,若無嘔吐,再採少量多餐,以漸進式方式恢復為原來的飲食習慣。
參考資料
- Barkovich, M. J., Xu, D., Desikan, R. S., Williams, C., & Barkovich, A. J. (2018). Pediatric neuro MRI: tricks to minimize sedation. Pediatric Radiology, 48(1), 50-55. https://doi.org/10.1007/s00247-017-3785-1
-
Coté, C. J., Wilson, S.,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 (2019).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patient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sedation for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rocedures. Pediatrics, 143(6), e20191000.
https://doi.org/10.1542/peds.2019-1000
-
Jung S. M. (2020). Drug selection for sedation and general anesthesia in children undergoing ambulator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Yeungnam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ine, 37(3), 159-168.
https://doi.org/10.12701/yujm.2020.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