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多重感覺刺激?
多重感覺刺激是經由視、聽、嗅、味、觸、運動感覺等多種方式,提供昏迷病童適當之刺激;並依其意識程度、感覺與運動功能損傷的程度,由父母與護理人員共同設計具個別性的計畫,提供孩子平常喜愛的音樂、玩具、書籍及熟悉的物品,一起進行多重感覺刺激,及早協助孩子開始感覺及認知的復健,以利病童意識、認知及生理功能之恢復。
二、多重感覺刺激適用的對象及時機:
- 對象:包括頭部外傷、腦瘤、癲癇及其他原因引發腦部神經功能障礙的病童。
- 時機:受傷後的最初幾週是腦組織修復的最佳時機,當孩子的心跳、呼吸、血壓等生命徵象穩定,且無腦壓升高之症狀時,即可開始給予多重感覺刺激。
三、多重感覺刺激訓練原則(可依孩子損傷的程度安排):
- 定向力、溝通、注意力及記憶力的訓練:
- 定向力訓練:可將時鐘、日曆掛在孩子視力範圍內,或讓其戴上手錶,並隨時提醒孩子正確的人、時、地、物,以建立其定向力。
- 溝通訓練:可經常與孩子如聊天般的說話,並觀察及等待其回應,如果孩子仍插著呼吸管,可教導以搖頭、點頭或利用溝通圖板等方式表達;當孩子可以說話時,先採簡單問句,再逐漸使用較困難的問句。
- 注意力訓練:訂立照護常規、給予安靜的環境、適當限制訪客,以減少過度刺激,並協助孩子執行部分自我照顧。
- 記憶力訓練:可利用相簿、錄音帶,讓孩子反覆聆聽及閱讀,並從旁協助覆誦,亦可與孩子玩問答遊戲,以訓練其記憶能力。
- 知覺刺激:
- 視覺刺激:可利用陽光或柔和燈光照明,並將熟悉的物品置放於孩子視野範圍內。
- 聽覺刺激:接觸孩子前,先叫喚其名字並自我介紹,告知現在時刻、地點、要幫其做什麼事,或於會客時多與孩子說話;另可提供孩子喜歡之音樂,而音量強度與時間長短,則依其反應而定。
- 嗅覺及味覺刺激:可於口腔護理時讓孩子聞漱口水味道,餵食時先讓其聞食物味道1-5秒,或用棉花棒沾少許於舌頭上給孩子嚐;平時可利用咖啡、檀香、綠油精、香水以刺激嗅覺;利用鹽、檸檬、果汁、糖以刺激味覺。
- 觸覺及運動覺之刺激:可透過撫摸、擦澡、按摩、翻身及執行全關節運動給予刺激。
以上刺激頻率一般為每1-2小時執行一次,每次10-15分鐘,可依孩子的情況安排執行計劃。
參考資料
- 王翊如、黃素枝(2021).照顧一位感染大腸桿菌併發腦膿瘍術後嬰兒之護理經驗.榮總護理,38(1),93-99。https://doi.org/10.6142/VGHN.202103_38(1).0011
-
Houston, A. L., Wilson, N. S., Morrall, M. C., Lodh, R., & Oddy, J. R. (2020).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outcomes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unresponsive wakefulness syndrome following acquired brain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Paediatric Neurology, 25, 40-51.
https://doi.org/10.1016/j.ejpn.2020.01.015
-
Zuo J, Tao Y, Liu M, Feng L, Yang Y, Liao L.(2021).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sensory and affective stimulation on comatose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115,1-12.
https://doi.org/10.1016/j.ijnurstu.2020.10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