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1. 感染性心內膜炎指微生物經血循至心臟附著,形成感染性贅生物。
  2. 外科手術、抗生素治療或移除疑似感染的管路為治療的方法。
  3. 請遵照醫師指示服用抗生素,不可自行停藥。
  4. 有瓣膜疾病或做過人工瓣膜手術,請在接受牙齒治療前告知醫師。
     
一、什麼是心內膜炎?
「心內膜」是覆蓋在心臟內腔與瓣膜的組織,而「感染性心內膜炎」是指細菌、真菌或立克次體等微生物經皮膚、口腔、呼吸道、泌尿道或腸胃道,進入血液循環系統至心臟瓣膜形成贅生物,造成瓣膜與心內膜感染、發炎;如果脫落的贅生物經血流擴散至全身,會造成血管栓塞、腦梗塞、其他組織及器官損傷;若由非微生物原因引起,則稱為「非感染性心內膜炎」。
 
心內膜炎常發生在心臟瓣膜病變者、靜脈藥癮者、接受人工瓣膜植入或心跳節律器術後、有中心靜脈導管留置的病人、糖尿病、肝硬化、免疫功能不全與近期接受牙科治療者。
 

二、心內膜炎有哪些症狀?
最常見的症狀為發燒,其他會有寒顫、食慾下降、全身無力、體重減輕、血尿、皮膚指甲或黏膜有出血點、肌肉及關節痠痛、背痛、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心雜音、脾腫大等症狀。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心內膜炎,因為心內膜炎需要做檢查、抽血檢驗確立診斷,若有上述症狀請至感染科門診就醫。
 
 
三、心內膜炎要怎麼治療?
  1. 移除疑似造成心內膜炎的管路,如:心臟節律器、透析導管、中心靜脈導管等。
  2. 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住院抗生素治療時間依感染菌種來決定,一般需要2週至6週。
  3. 外科手術治療:如果瓣膜功能失常、真菌感染或以藥物治療成效不佳(持續菌血症或抗生素使用5~7天後仍有發燒情形)、贅生物大於10毫米、發生血栓或器官栓塞等以上情形就需要手術治療,主要手術治療是瓣膜置換術,更換受到損害的心臟瓣膜。
 
四、得到心內膜炎了,要怎麼照顧自己?
  1. 充份休息與睡眠。
  2. 均衡飲食,增加自體免疫能力。
  3. 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如需要請儘量配戴口罩,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4. 注意口腔衛生及牙齒保健。
  5. 出院後需依照醫師處方服用抗生素,不可自行停止服用抗生素,並定時回診追蹤。
 
五、預防方法:
  1. 病菌可能藉由傷口,透過血液造成感染性心內膜炎,對於身體任何小傷口都要留意和處置,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感染。
  2. 維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
  3. 如果有瓣膜疾病或做過心臟人工瓣膜手術,請在接受牙齒治療(尤其是拔牙)前告知醫師。
 
參考資料
  1. 林伯儒、周怡君(2022).以老年病症候群表現之感染性心內膜炎.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會雜誌,17(3),239-250。https://doi.org/10.29461/TGGa.202208_17(3).0005
  2. 陳立祥、吳立偉、陳韋良、高東煒(2019).感染性心內膜炎診斷與治療‧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4(1),9-21。
  3. Rajani, R., & Klein, J. L. (2020). Infective endocarditis: A contemporary update. Clinical Medicine (London, England), 20(1), 31–35. https://doi.org/10.7861/clinmed.cme.20.1.1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Endocarditis
    分類
    疾病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