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癤和癰?

癤和癰是較嚴重的毛囊發炎,癤是毛囊受細菌感染造成發炎而擴展到毛囊之外;當癤越長越大或是幾個癤長在一起合而為一,就叫做癰。若侵犯至真皮層或皮下組織造成大片組織發炎,稱為蜂窩組織炎。

 

二、傳染途徑:

經由接觸傳染,主要是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所造成,而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生活週遭,健康的人皮膚上也都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當皮膚角質層破損而接觸到這些細菌或是細菌進入毛孔內,則有可能造成發炎形成癤或癰。

 

三、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1. 癤:
    1. 全身皮膚均有可能發生,尤其是毛孔和皮脂腺密集處,如鼻子、外耳部位的皮膚;皮膚易摩擦處也很常見,如:鼠蹊部、臀部等。
    2. 皮膚紅疹。
    3. 紅腫疼痛。
    4. 黃白色膿疱。
    5. 較嚴重者可能出現發燒情形。
  2. 癰:
    1. 症狀和癤相同,通常為兩個或數個癤構成。
    2. 發燒。
    3. 倦怠。
    4. 惡寒。

有以上症狀者並不一定是癤或癰,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感染科門診就醫。

 

四、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1. 癤:以切開引流為主,如有併發其他感染症狀,則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療。
  2. 癰:需外科切開排膿,甚至需切除發炎部位,並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治療。
 

五、居家自我保健原則:

  1. 注意個人衛生,並正確洗手;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2. 正常作息,充足的睡眠,以及均衡充足的營養。
  3. 維持環境整潔,以免再度感染。
  4. 傷口未癒合前,不要游泳、戲水、泡溫泉。
  5. 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衣物,以免再度感染或感染別人。
  6. 早期發現並早期治療,可減輕嚴重性;並按時服用抗生素藥物,不可因病情有好轉而自行停藥。不要自行擠壓膿疱,以免更嚴重的感染發生。

參考資料

  1. Chang, D. H., Hsieh, C. Y., Shen, C. Y., & Chang, K. C. (2019).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rbuncles-A single center study within 10 years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Taiw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ry, 28(2), 107-118.  
  2. Lin, H. S., Lin, P. T., Tsai, Y. S., Wang, S. H., & Chi, C. C. (2021). Interventions for bacterial folliculitis and boils (furuncles and carbuncles).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2), CD013099. https://doi.org/10.1002/14651858.CD013099.pub2
  3. Troxell, T., & Hall, C. A. (2021). Carbuncle. In StatPearls. StatPearls Publishing.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Care of Patient with Furuncles and Carbuncles
    分類
    疾病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