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尿路結石?
尿路結石是指在泌尿道的任何一處有結石形成,通常依結石位置可分為上泌尿道結石(腎結石與輸尿管結石)與下泌尿道結石(膀胱結石、前列腺結石與尿道結石),最常形成結石的部位是腎臟。

二、尿路結石的症狀:
  1. 疼痛:最常見的症狀,典型的疼痛是尖銳的腎絞痛。多為突發性,常發生在夜晚或清晨的休息狀態下。
  2. 排尿異常:血尿、尿液混濁,膀胱頸或尿道阻塞會有少尿、無尿及尿瀦留,結石若刺激膀胱會導致頻尿、急尿。
  3. 皮膚蒼白、盜汗及焦慮。
  4. 腹痛、腹瀉、噁心、嘔吐。
  5. 生命徵象的變化:體溫與脈搏會隨著感染而增加,呼吸與血壓因疼痛而升高,嚴重疼痛時,血壓可能顯著降低。
有上述症狀者不一定是尿路結石,請至泌尿外科門診就醫及治療。
 
三、引起尿路結石的原因:
  1. 遺傳:腎小管缺損被認為是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與遺傳有關。
  2. 長期臥床:造成鈣由骨骼游離出來而導致高血鈣,可能促使結石形成。
  3. 飲食方面:攝食過多富含嘌呤(代謝成尿酸)、草酸、鈣質(如牛奶、鈣片)、磷酸鹽等食物,易在尿中產生沉澱而發生結石。如素食者長期攝取大量豆類製品(如豆漿、豆腐等)。
  4. 代謝障礙引起高尿鈣:腸道吸收鈣增加、腎小管再吸收鈣功能降低、副甲狀腺功能亢進(造成高血鈣)、血磷過低(腎臟流失過多磷酸鹽),導致過度活化維生素D。
  5. 疾病因素:例如痛風、泌尿道狹窄、長期放置導尿管或使用利尿劑者。
 
四、尿路結石的治療:
  1. 保守性治療:
    1. 保守性觀察:結石直徑在4~5mm,則有40%~50%的機會會自行排出,配合水分及運動:維持每日約2500~3000CC水份攝取,心臟病及腎臟病等限水病人則依醫師指示飲水。避免含高量草酸之各種飲料,如茶、可可、可樂及啤酒等,並配合跳躍運動,以利小結石排出。
    2. 溶解性藥物:主要是一些鹼化的藥物。
  2. 外科治療:體外電震波碎石術、輸尿管鏡取石術、經皮腎造廔取石術等,由醫師視結石的大小及所在位置決定手術方法。
 
五、如何預防尿路結石:
  1. 沒有心、肺、腎疾病者或長期臥床者,每天均應該飲水2500~3000CC,並維持每天2000cc以上的尿液量。
  2. 尿路結石的病人應遵從醫師囑咐,配合治療並按時服藥。
  3. 尿酸結石的病人應儘量避免內臟、香腸、蘆筍、蘑菇、糙米等食物。
  4. 草酸鈣結石的病人應減少牛奶、乳酪、咖啡、紅茶、菠菜、蝦、沙丁魚、巧克力、草莓等。
 
參考資料
  1. Alelign, T., & Petros, B. (2018). Kidney stone disease: an update on current concepts. Advances in Urology, 2018. https://doi.org/10.1155/2018/3068365
  2. Gellin, C. E. (2019). Urinary Tract Stones. Pediatrics in Review, 40(3), 154-156. https://doi.org/10.1542/pir.2017-0235
  3. Kim, T. H., Oh, S. H., Park, K. N., Kim, H. J., Youn, C. S., Kim, S. H., ... & Kim, H. J. (2018).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bsent microhematuria in symptomatic urinary stone patien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36(12), 2187-2191. https://doi.org/10.1016/j.ajem.2018.03.069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下
    請您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請您填答護理指導的滿意度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英文名稱
    Stone of Urinary Tract Care
    分類
    疾病照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