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頸動脈支架置入治療前3~5天,請依醫師指示服用兩種抗凝血藥物;並適當控制血壓於醫師指定範圍內。
- 檢查前6-8小時不可吃任何東西、不可喝水或飲料。
- 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完成返回病房後即可開始進食,鼓勵多喝水以利對比劑排出。
- 為避免治療後血管壓力太大,24小時內需禁止劇烈活動,48~72小時內不要提重物。
一、什麼是頸動脈支架置放術?
頸動脈支架置放術,是預防因頸動脈狹窄引起之缺血性中風。由醫師在X光機引導下,將血管支架導管經由腹股溝動脈穿刺而入,再將一血栓保護裝置-濾網(圖一),穿過病灶後方,希望攔住剝落的血栓或動脈硬化斑塊。支架順著血管置放於頸動脈狹窄處,擴張狹窄部位的血管內腔,以維持血管暢通,降低中風率。

圖一 血栓保護裝置-濾網
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的適應症:
- 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大於80%以上。
- 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大於60%以上。
- 放射線治療後之頭頸部動脈狹窄(含頸動脈、椎動脈及鎖骨下動脈)。
- 頸動脈或椎動脈剝離所引起之狹窄或剝離性動脈瘤。
- 因嚴重心肺疾病,不適合外科頸動脈內膜剝離術或全身麻醉者。
三、治療前準備:
- 請依醫師指示完成各項檢查,例如:腦血管超音波、腦部磁振造影、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腦部血管攝影、心電圖、胸部X光等。
- 醫師會向病人及家屬解說治療目的及相關事宜,並填妥頭頸部血管支架置放術及血管成形術同意書、進住加護病房同意書及耗材自費同意書。
- 治療前、術中以及術後,依醫師指示會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以預防治療後血栓形成,並適當控制血壓於醫師指定範圍內。
- 前一晚,剃除會陰部及兩側腹股溝毛髮,並去除指甲油和口紅。
- 將會測量手臂橈動脈與足背動脈強度並作記號,以便治療後觀察與評估。
- 檢查前6-8小時不可吃任何東西、不可喝水或飲料。
- 治療當天,請將假牙、手錶及飾物取下。
四、治療後照護:
- 導管拔除後,傷口以止血棉加紗布覆蓋,用砂袋加壓穿刺部位2小時(圖二),避免穿刺部位肢體彎曲保持平直。
- 治療後需臥床6小時才能下床活動,臥床期間床頭可搖高30度,每兩小時協助改變臥位並使用枕頭適度支托,以減緩腰痠背痛;下床前請先緩慢坐起,如無頭暈及傷口沒有出血才可下床活動。
- 返室後即可開始進食,鼓勵多喝水以利對比劑排出。
- 護理師會密切監測您的呼吸、心跳、血壓及傷口有無滲血情形。
- 若有頭暈、頭痛、噁心感、手腳麻或無力等任何不適,請立刻告知醫護人員。
- 為避免治療後血管壓力太大,24小時內需禁止劇烈活動,48~72小時內不要提重物。
圖二 導管拔除後,用砂袋加壓止血
五、出院居家注意事項:
- 請依醫師指示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早晚測量血壓並記錄,控制血壓在醫師指定範圍內。
- 支架置放側之頸部避免按摩。
- 傷口保持清潔乾燥,傷口癒合前,宜避免泡澡,盡量採淋浴。
- 出院後一週內宜在家休息;治療後一個月內應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
- 若傷口出現紅、腫、熱、痛、異常滲液或感覺喪失、頭痛等情形,請至放射線部門診或神經內科門診就診。
參考資料
- 黃竣暘、施俊哲(2018).頸動脈狹窄之處理原則(下).臨床醫學,81(6),331-334。http://dx.doi.org/10.6666%2fClinMed.201806_81(6).0060
- 蘇淑芬、蘇宣穎、吳孟珊(2018).頸動脈狹窄患者置放頸動脈支架之護理.護理雜誌,65(6),104-108。http://dx.doi.org/10.6224%2fJN.201812_65(6).13
- Müller, M. D., Lyrer, P., Brown, M. M., & Bonati, L. H. (2020).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versus endarterectomy for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2), CD000515. h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20.0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