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氰化物具有很強毒性,可經由鼻腔吸入肺部,溶於血液中並分布至全身組織而導致快速中毒。
- 誤食氰化物切勿催吐,可用清水徹底洗漱口腔。
- 若身體有接觸氰化物,應將衣物剪開,用大量清水沖洗全身,儘快就醫。
- 若眼睛有接觸氰化物時,用流動溫水或生理食鹽水緩和沖洗眼睛20分鐘以上。
- 氰化物引起的中毒,與接觸氰化物的量、接觸方式及接觸的時間有關。
一、什麼是氰化物?
- 「氰化物」是化學結構中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此無機鹽類含有劇毒包括氯化氰、溴化氰、氰化鉀和氰化鈉,其溶解後會釋放出氰化物離子,具有很強的毒性,氰化鈉及氰化鉀都是固態離子化合物,氰化氫本身則是氣體,聞起來有杏仁味,容易經由鼻腔吸入肺部,溶於血液中並分布至全身組織而導致快速中毒。
- 氰化物之毒性為呼吸抑制而引發不可逆的腦病變,只要口服0.5克或暴露於270ppm氣體中即可致死,一般氰化物在空氣中濃度在2-5ppm時,雖然有苦杏仁味,但是如果更高濃度時則嗅覺神經會麻痺,在18-36ppm時會刺激眼睛、鼻子、喉部造成不適,可視為早期的警告訊號。
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氰化物引起的中毒程度,取決於接觸氰化物的量、接觸方式及接觸的時間長度。
吸入氰化物氣體的傷害最大,尤其是心血管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危害。中毒可分為:
- 急性中毒:早期症狀為焦慮、頭昏眼花、噁心、心跳過速、無力等,嚴重時有呼吸急促、意識不清、昏迷、抽筋、呼吸抑制、低血壓、心律不整、肺、腦水腫且心臟呼吸衰竭,60%中毒者呼吸間可聞到氧化物特有的杏仁味。若有皮膚接觸則可能有潰爛、皮膚刺激、皮膚癢、皮疹與紅斑等,接觸到眼睛後則有可能有視力模糊情形。大腦的異常通常是不可恢復,可能導致思考能力降低、智力退化、肌肉無力、癡呆、行動遲緩等後遺症。
- 慢性中毒:多為長期服用低劑量含有氰化物之植物果實,造成抽搐等神經病變、甲狀腺功能低下、皮膚炎、皮膚癢、皮疹與紅斑等。
有上述症狀不一定是氰化物中毒,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急診或毒物科門診就醫,本院設置毒物諮詢專線02-28757525-821及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 https://www.pcc-vghtpe.tw/tc/index.asp,可提供諮詢服務。
三、照護原則:
- 立即送醫,由醫護人員進行活性碳洗胃、注射解毒劑、維持呼吸道通暢等治療。
- 如果身體有接觸氰化物,應由下肢方向脫衣服,避免從頭上脫衣,可從身體部位剪開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全身,並儘快就醫。
- 如果眼睛有灼熱感或視力模糊,立即撐開眼睛,用流動溫水或生理食鹽水緩和沖洗眼睛20分鐘以上。若戴隱形眼鏡請取下,勿將隱形眼鏡放回眼中。如果戴眼鏡者,摘下眼鏡使用肥皂水及清水沖洗乾淨後才能再戴上。
- 若為誤食氰化物切勿催吐,如有意識,可用清水徹底洗漱口腔。
- 若意識不清病人,擺能讓口中分泌物流出,避免壓迫胸口的側臥位置,且不可餵食任何食物或水。
參考資料
- Anning, C., Wang, J., Chen, P., Batmunkh, I., & Lyu, X. (2019). Determin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of cyanide in gold mine tailings: A review. 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 37(11), 1117-1126. https://doi.org/10.1177/0734242X19876691.
- Henretig, F. M., Kirk, M. A., & McKay, C. A. (2019). Hazardous chemical emergencies and poisonings.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0(17), 1638-1655. https://doi.org/10.1056/NEJMra1504690.
- Hendry-Hofer, T. B., Ng, P. C., Witeof, A. E., Mahon, S. B., Brenner, M., Boss, G. R., & Bebarta, V. S. (2019). A review on Ingested cyanide: Risks,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tics,and treatment challenges. 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 15, 128–133. https://doi.org/10.1007/s13181-018-0688-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