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能了解一氧化碳中毒常見發生原因與來源。
- 常見中毒症狀有頭暈、頭痛、虛弱、意識喪失等,嚴重會導致死亡。
- 發現中毒後要立即送醫。
一、什麼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味、無刺激性的氣體,比空氣略輕,與血紅素結合的能力是氧氣的200~300倍,使體內細胞缺氧,導致組織缺氧或細胞功能受傷害。需氧量較大的器官通常影響較大,如腦部、心臟。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含碳氫化合物燃燒不完全所致,常見曝露來源如熱水器或木炭爐等燃燒不完全之加熱系統、內燃機引擎廢氣、火災等。
二、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狀?
一氧化碳中毒的毒性症狀依暴露時間長短會有所不同,最特別的一點是常常造成許多人或全家大小同時發生相同中毒的悲劇,可以說是致命的隱形殺手。
中毒症狀分為:
- 輕微:會有頭暈、頭痛、視力模糊、虛弱、嗜睡、耳鳴、全身無力、胸悶、腹瀉、噁心及嘔吐等症狀。
- 中度:意識混亂、呼吸急促、心悸(心跳變快)、脈搏快速與低血壓。
- 重度:心肌缺血、心律不整、肺水腫、癲癇(抽搐、羊癲瘋)、昏迷等,甚至變成植物人或死亡。
有以上症狀不一定就是一氧化碳中毒,若有上述症狀,請至急診或毒物科門診就醫診斷,本院設置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24小時諮詢專線02-28757525轉821;官網https://www.pcc-vghtpe.tw/tc/,可提供諮詢服務。
三、一氧化碳中毒要怎麼治療:
- 立即改善通風及儘速將病人自中毒處移開,若出現意識不清狀況,需保持呼吸道暢通並立即送醫治療。
- 立刻給予高濃度氧氣使用,並監測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濃度。
- 併發症預防與治療,包括腦水腫、延遲性神經病變,血液中酸鹼平衡及電解質平衡等。
- 考慮使用高壓氧治療。
四、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該怎麼照顧?
一氧化碳中毒治療後,經一段症狀緩解期,有些病人會在中毒處理後的數天至數月不等,出現遲發性的神經症狀,症狀有:慢性頭痛、運動混亂、人格混亂、帕金森氏症、失語症、精神病、智力減退、記憶力減退、步態不穩、視力減退、大小便失禁等,需定期返院追蹤,密切注意是否有出現上述症狀,以減少日後的後遺症。
五、如何預防居家中毒?
- 熱水器不得安裝於浴室內或通風不良的地方(包括加裝了玻璃窗的陽臺、被衣物或窗簾遮蓋之空間,也應視為室內),以及熱水器的安裝必須由合格人員負責,並定期檢驗。
- 熱水器排氣方向須特別留意,切勿朝向屋內,以免吸入廢氣。
- 室內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尤其在冬天、雨天或颱風天,應注意熱水器或瓦斯爐的正確使用方法及保養,避免不完全燃燒。
- 發動中的車子,避免停留於室內。
- 避免在通風不良的地方燒木炭取暖或碳烤食物。
- 一氧化碳中毒是可預防的意外事故,「預防勝於治療」,為避免一時的疏失造成永久的遺憾,每個人都應注意防範這類無形的殺手。
參考資料
- Hoque, M. M., Islam, M. M., Hamid, T., Halim, M. R., Ahmed, K. N., Hasan, R., Atiquzzaman, M., & Nishat, R. J. (2022). Accidental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with neurological sequelae. Bangladesh Critical Care Journal, 10(1), 75–77. https://doi.org/10.3329/bccj.v10i1.59210
- Kinoshita, H., Türkan, H., Vucinic, S., Naqvi, S., Bedair, R., Rezaee, R., & Tsatsakis, A. (2020).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Toxicology Reports, 7, 169–173. https://doi.org/10.1016/j.toxrep.2020.01.005
- Mattiuzzi, C. & Lippi, G. (2020). Worldwide epidemiology o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Human and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39(4), 387-392. https://doi.org/10.1177/0960327119891214
- Reumuth, G., Alharbi, Z., Houschyar, K. S., Kim, B.-S., Siemers, F., Fuchs, P. C., & Grieb, G. (2019). Carbon monoxide intoxication: What we know. Burns, 45(3), 526–530. https://doi.org/10.1016/j.burns.2018.0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