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學習重點】
- 顳顎關節疾病是指發生在顳顎關節及相關構造的功能障礙。
- 藥物無法根治顳顎關節疾病,僅能緩解症狀。
- 居家保健原則是維持正常的生活習慣及適當紓解壓力。
一、什麼是顳顎關節疾病?
顳顎關節疾病是指發生在顳顎關節及相關構造的功能障礙,常見的原因有:
- 心理因素:易緊張、焦慮、生氣者,可能因緊張或壓力大而不自覺的緊咬牙齒。
- 不良的生活習慣:睡眠型態紊亂、夜間磨牙、常咬煙斗或筆桿等器具。
- 關節過度運動:常咀嚼較硬、堅韌的食物,如:魷魚絲、口香糖、肉乾、甘蔗等,使關節並無足夠的休息,或因打哈欠過度而牽扯關節。
- 咬合不良:牙齒咬合不穩定,易引起顳顎關節疾病。
- 其他:長期頸部姿勢不良、外傷、退化性關節炎等骨骼肌肉疾病。
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 下頜關節及咀嚼肌疼痛,可能牽扯到顳部、下巴甚至是頸部。
- 關節雜音:張口、閉口有喀卡聲或捻髮聲(類似搓揉紙的沙沙聲響)。
- 張口歪斜。
- 機能障礙:張口困難、咀嚼、吞嚥功能異常、發音障礙。
- 耳內疼痛及耳鳴。
三、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 非手術治療方式
- 改變生活習慣:食用較軟的食物,進食時勿張口過大,避免大量咀嚼和嚼檳榔,避免張大嘴打呵欠,尋找舒壓的方法,減少咬煙斗或筆桿的動作,並矯正頭頸部的不良姿勢。
- 物理治療:目的在緩解疼痛及發炎反應。方法包含熱敷、按摩、電療、下顎運動等,促進血液循環,達到肌肉放鬆。
- 藥物:無法根治疾病,僅能緩解症狀,急性期可依醫師指示服用肌肉鬆弛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及止痛劑。
- 咬合板:可分為三種,穩固式咬合板、牽引式咬合板及前方位置咬合板,其功能為平衡咬合、穩定關節、保護牙齒、隔絕上下顎牙齒的接觸(避免磨牙),使牙齒咬合和關節、肌肉三者之間保持平衡,提供支持並減少錯位。
- 咬合調整:咬合不好易引起肌肉緊張,可適當的修磨牙齒,降低肌肉緊張度。
- 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從病人的血液中提取出相關生長因子。透過細胞的癒合特性,讓組織重新修復,以此增加張口範圍,並減少疼痛指數與功能喪失的程度。
- 手術治療方式包含:關節鏡穿刺術、關節鏡溶解和沖洗、關節成形術等,以解除關節沾黏、減輕疼痛,並增加下頜關節的運動範圍。
四、照護原則:
- 保持正常的生活習慣,不熬夜。
- 避免不自覺的緊咬牙齒或夜間磨牙的不良習慣、心情放鬆、適當紓解壓力。
- 避免關節過度運動,勿嚼食檳榔、肉乾等堅韌之食物,避免過度及過長時間張口,咀嚼時應雙側牙齒共同使用,避免單側咀嚼食物。
- 依醫師指示進行張口練習。
- 接受物理治療者,應自我觀察治療的療效,配合醫師或治療師指示返家練習,若發現症狀加劇或咬合板佩戴不適,應與醫師反應。
- 手術後照護
- 傷口有縫線,應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出院返診後再由醫師拆線。
- 如突然有顏面麻痺、嚴重傷口腫脹、流血不止、發熱、張口困難或有雙頰不對稱情形,應立即返院複診。
- 如需持續佩戴咬合板者,應注意原本的咬合板是否仍適用。
- 若有明顯之憂鬱或焦慮傾向時,多加注意或建議至精神科做進一步的治療。
五、參考資料
- 林彥宏、柯惠馨. (2020).以微創顳顎關節內視鏡復位縫合手術治療顳顎關節盤移位─病例報告.臺灣口腔顎面外科學會雜誌,31(3),192-204。
- Conville, R. M., Moriarty, F., & Atkins, S. (2019). The manage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A headache in general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69(687), 523-524. https://doi.org/10.3399/bjgp19X705977
- Kaya, D. I., & Ataoğlu, H. (2021). Botulinum toxin treat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pain in patients with bruxism: A prospective and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y. Niger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24(3), 412-417. https://doi.org/10.4103/njcp.njcp_251_20.
- Saha, F. J., Pulla, A., Ostermann, T., Miller, T., Dobos, G., & Cramer, H. (2019). Effects of occlusal spli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igraine or tension-type headache and comorbid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edicine, 98(33), 1-5. https://doi.10.1097/MD.0000000000016805
- Wänman, A., & Marklund, S. (2020). Treatment outcome of supervised exercise, home exercise and bite splint therapy, respectivel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 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47(2), 143-149. https://doi.org/10.1111/joor.1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