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主題
胸腔引流管留置之照護
本篇閱讀重點: 是置放在肋膜腔的管子,可以引流出多餘的空氣、液體,幫助肺部擴張。 引流管子要固定好,翻身或移動的時候注意不要拉到、折到。 引流瓶子要放好不能傾倒,也不能自己倒掉引流液。 何時可以拔掉引流管需要由醫師評估。 一、為什麼需要放置胸腔引流管? 將管子插入到包裹肺部的肋膜腔,引流出多餘的空氣、液體,以幫助肺部張開讓呼吸順暢。   二、常見的胸腔引流管路有哪些? 有粗的胸管和細的俗稱豬尾巴二種,醫師根據需要引流的狀況來選擇合適的管路。   三、胸腔引流管的適應症:     1.  可能會因氣胸、膿胸、血胸、肋膜積液、乳糜胸等胸腔疾病,於胸腔超音波檢查室或病室放置胸腔引流管。     2.  胸腔手術後血水的引流。   四、胸腔引流管留置期間的注意事項: 臥床的時候可多採半坐臥姿勢以促進引流(圖一),翻身或移動的時候要注意引流管的長度,不要壓迫、扭折或拉扯管子,保持引流管的順暢。 圖一、半坐臥姿勢 胸腔引流瓶要擺放穩固不要傾斜,胸腔引流瓶必須保持低於胸部約60cm處,維持正常的引流功能(圖二);醫師、護理師每天會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請不要自己倒掉。   圖二、引流瓶擺放穩固 病人可以下床自由活動,護理師會協助使用別針將管子別在衣服的下緣,加強固定,避免活動的時候拉扯到管子,也請不要拆掉別針。 醫師評估過後,有需要的話可能會使用負壓抽吸器,幫助排除空氣或液體的效果。 當有下列情況發生時,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呼吸困難或突發性的胸部劇痛。 引流量突然增加,或顏色由淡黃色轉為血色。 覆蓋傷口的紗布滲濕或有紅色分泌物,需要立刻換藥。 引流瓶中突然出現持續性氣泡。 胸瓶破掉、翻倒,或發現管子鬆脫。   五、何時能夠拔除胸腔引流管? 經過醫師評估,如果符合以下條件才會拔掉胸腔引流管: 每天的排出量小於100cc。 引流瓶內的氣泡消失。 沒有呼吸困難之症狀。 胸部X光片呈現肺部完全張開或引流的目的已達成。   六、胸腔引流管拔除後的傷口照護: 拔除胸腔引流管後,醫護人員會持續觀察傷口並定期換藥。 拔管後傷口仍需保持乾燥,洗澡時傷口不要碰水,可改用擦澡的方式。 胸管拔除後七至十天,醫師會視傷口情況予以拆線,傷口癒合後即可沐浴。   參考資料 李怡穎、徐博奎(2021)•電子胸瓶之使用安全性及引流管拔除後相關併發症探討•臨床醫學月刊,87(6),350-353。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2106_87(6).0058 Diggs, L. P., Martin, S. P., Drake, J. A., & Ripley, R. T. (2021).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pleurectomy: a suitable alternative for treating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13(4). 2177-2183. https://doi.org/10.21037/jtd-19-3261 Li, Y., & Argáez, C. (2021). Gravity Drainage Versus Forced Suction Drainage for Patients With Excess Fluid in Pleural or Peritoneal Spaces. Canadian Journal of Health Technologies, 1(1). https://doi.org/10.51731/cjht..31
化學治療注意事項與副作用的處理
【本篇學習重點】 化學藥物除對抗癌細胞外,也會傷害正常的細胞。 注射時需避免化學藥物外滲。 治療過程中若出現任何不適反應或急性副作用,請告知護理人員。 化學治療會因藥物不同產生不同的副作用,但並非每次都會發生。 常見化學治療副作用的照護原則。    一、什麼是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是使用化學藥物,藉由口服或注射方式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以控制及減緩病情,這些藥物除了對抗癌細胞,也會對正常的細胞造成傷害,但大部分是可以恢復的。二、常見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接受化學治療時醫護人員會說明治療的療程、副作用及其注意事項。 需預防化學藥物外滲(化學藥物經由靜脈或靜脈留置針外漏出到皮下組織,造成局部肌肉組織的傷害):化學藥物常見給藥途徑是靜脈注射,部分化學藥物有起泡性,若藥物漏出到血管外會破壞皮膚組織,產生肌肉潰瘍壞死的現象,為確保安全請配合以下事項: 注射前:請先如廁。 注射化學藥物時:請避免拉扯、壓迫或側睡壓迫到注射部位;注射部位之手臂勿過度伸展或外展;注射部位如有針刺感、燒灼感、疼痛紅腫,或於注射過程中發生針頭脫落或注射液滲出,都請立即通知護理人員處理。 注射過程中若出現任何不適反應或急性副作用,如噁心、嘔吐或呼吸困難等症狀,請立即告知護理人員處理。 口服化療藥品,請勿咀嚼、壓碎錠劑或打開膠囊,取藥時請使用手套或直接將藥物倒入藥杯服用,以避免皮膚接觸,服藥後請洗手。 攜帶口服化療藥品返家服用時,應依指示存放於適當且小孩無法取得之處。 三、照護原則: 執行化學治療時,不同的藥物產生不同的副作用,並非每次治療都發生,大部分的副作用在化學治療結束後會逐漸消失,常見之副作用及處理說明下: 噁心嘔吐: 少量多餐,採清淡飲食,避免甜食、油膩、高鹽分及刺激性食物。 化學治療期間,盡量使自己放鬆心情,可利用聽音樂、看書轉移注意力或穴位按壓。 嘔吐後注意口腔清潔。 腹瀉或便秘: 腹瀉時的處理:  多喝水、果汁、湯類,以防止脫水。 進食低纖維食物,如稀飯、麵條、土司等。 必要時使用止瀉劑及溫水坐浴以維持肛門黏膜完整性。. 便秘的處理: 食用高纖維的食物:如橘子、桃子、梨、蔬菜、麥片粥。 無特別限水病人可飲用大量水分。 體力許可時應適當運動如散步,並維持定期排便的習慣。 大便過硬時可使用軟便劑及溫水坐浴以減輕肛門不適。  血球減少:可能導致感染、貧血及出血現象 經常洗手,加強個人衛生,尤其是餐前及如廁後。 避免接觸有感冒、水痘、麻疹的病人,並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外出時請戴口罩。 維持室內環境清潔,減少物品的擺放,尤其鮮花更應避免。 避免外傷,以免增加感染的機會。 進食以熟食為主,避免未煮熟的食物。 改變姿勢時,如由平躺轉坐姿或站立時,動作宜緩慢,避免頭暈而跌倒。 口腔潰瘍: 每天可利用手電筒、壓舌板及鏡子等工具檢查口腔。 每天吃完東西後立刻以軟毛牙刷刷牙和清潔口腔;每二至四小時漱口,以保持口腔濕潤。 使用中性不含酒精、溫和的漱口水。 避免吃粗糙或太熱、太乾及會刺激口腔黏膜的食物,如:過辣、過酸及油炸。 避免抽菸及喝酒,多攝取含蛋白質與維生素C的食物。 經醫師評估下,可以使用口腔防護凝膠。 掉髮: 可預先減短頭髮,或使用假髮、絲巾、帽子或適當的髮飾。 掉頭髮是暫時性的,整理頭髮時,動作盡量輕柔,選擇較溫和的洗髮精,避免使用染髮劑、髮膠或燙髮。 手足症候群: 手足出現觸痛感及感覺異常,雙邊手掌及腳底會出現紅、腫、痛等症狀。 每日兩次塗上乳霜加強保濕。 穿著棉襪或質地柔軟的鞋,避免身體有單點壓迫及久站,而造成足底受力不均。 癌因性疲憊:大多於化學治療後 3-7 天發生,且可能持續到治療結束。 充足的休息,若體力許可,可採適當運動減輕疲憊感。 局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舒適感。 進食量少、營養不良會加重化學藥物副作用反應、增加疲憊感;建議每日每公斤理想體重攝取熱量 25∼30 大卡及蛋白質 1.5 公克;病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盡量維持在 22∼24,體重過重者維持目前體重,體重過輕者建議增重;可向營養師諮詢或洽營養諮詢門診,有效選擇正確的營養補充品及治療飲食。 穴位按壓:可舒緩疲倦感,甚至減少癌症及術後病人噁心嘔吐的情形,並改善睡眠及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林秀香、林佑樺、黃澤人、王誌群(2020).飲食衛教方案對口腔癌術後病人營養狀況與生活品質之成效.護理雜誌,67 (1),33-43。https://doi.org/ 10.6224/JN.202002_67(1).06 黃秀霖、 郭鳳霞、 樊君儀、 廖淑貞、 洪世欣(2019).探討運動方案改善晚期肺癌病人癌因性疲憊及症狀困擾之成效.榮總護理,36 (2),178 - 190。https://doi.org/10.6142/VGHN.201906_36(2).0008 陳思穎、唐婉如(2020)‧穴位按壓對癌性疲憊之成效:系統性文獻回顧‧中西整合醫學雜誌,22 (2),11-24。https://dx-doi-org.vgharpa.vghtpe.gov.t/10.29613/JICWM Cakmak, S., & Nural, N. (2019).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oral mucositis in outpatients undergoing cancer chemotherap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 25(1). https://doi.org/10.1111/ijn.12710  Liu, M. Y., Hu, S. H., Liu, S. F., Chen, M. J., & Ling, K. E.(2021). The Effects of fermented wheat germ extract on cancer-related fatigue.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 Taiwan, 80-88. https://dor.org/10.6726/MJST.202112_17(2).0003
使用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病人之照護
【本篇學習重點】 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能促進肺部擴張。 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排出。 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的使用時間及設定需遵照醫師指示。 使用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前,要在臉部貼上泡棉敷料保護。   一、為什麼需要使用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使用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可以利用機器將氧氣送進肺部,增加肺部的擴張,也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排出,減少呼吸肌肉的負擔,以及身體內二氧化碳的累積。二、哪些人需要使用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經過醫師評估有肺部擴張不好、呼吸力量不足、二氧化碳濃度太高、睡眠中止症候群的病人,有可能會需要使用。三、我要準備什麼用物? 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氧氣製造機。氧氣連接管。無菌蒸餾水。泡棉敷料或正壓呼吸面罩專用保護墊(圖一)。圖一 泡棉敷料或正壓呼吸面罩專用保護墊四、我該怎麼進行?依照醫師指示,確認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的配戴時間。依照病人臉型,選擇合適大小面罩(口鼻式面罩:圖二;鼻罩式面罩:圖三)。將氧氣連接管,連接氧氣製造機,啟動氧氣製造機開關,調整至醫師指示的氧氣流量,啟動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開關,打開加溫潮濕器。將面罩完全蓋住嘴巴和鼻子(鼻罩式要完全蓋住鼻子)。繫上面罩固定帶,調整鬆緊度至可伸入1-2根手指。觀察面罩周圍有無漏氣情形。 圖二 口鼻式面罩  圖三 鼻罩式面罩 五、我該注意什麼? 先將痰液咳乾淨,再使用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 佩戴面罩前,先在額頭、鼻樑、雙頰、下巴等容易被面罩壓到的部位,貼上泡棉敷料或正壓呼吸面罩專用保護墊保護(圖四~五),並每2個小時鬆開面罩,減少皮膚的損傷。 使用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時,放鬆心情及身體,配合機器的速度呼氣及吸氣。 請不要自行更改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的設定,以免造成生命危險。 使用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時,如果仍然感覺呼吸困難,或血氧濃度仍低於90%,請盡快到急診讓醫師評估。 圖四 泡棉敷料裁剪示範 圖五 正壓呼吸面罩專用保護墊                                                         參考資料 王心君、陳宜卿、沈蔓婷、謝明格、王馨儀、蔡涵盈、蘇瑞源(2024).降低胸腔科住院病人非侵入性用氧相關壓力性損傷發生率.榮總護理,41(1),63-72。https://doi.org/10.6142/VGHN.202403_41(1).0007 Badr, M. S. (2024). Central sleep apnea: Treatment. UpToDate. Retrieved May 12, 2024,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entral-sleep-apnea-treatment?search=Positive+airway+pressure&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5%7E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5 Hyzy, R. C., & McSparron, J. I. (2024).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dul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Benefits and contraindications. UpToDate. Retrieved May 12, 2024,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noninvasive-ventilation-in-adults-with-acute-respiratory-failure-benefits-and-contraindications?sectionName=Acute+cardiogenic+pulmonary+edema+%28ACPE%29&search=Positive+airway+pressure&topicRef=1651&anchor=H725964275&source=see_link#H725964275Hyzy, R. C., & McSparron, J. I. (2024).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dul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ractical aspects of initiation. UpToDate. Retrieved May 12, 2024,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noninvasive-ventilation-in-adults-with-acute-respiratory-failure-practical-aspects-of-initiation?search=Positive+airway+pressure&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7%7E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7
服用RU486之照護
【本篇學習重點】 RU486是一種用於懷孕七週內終止繼續懷孕的藥物。 服用前,必須先經超音波檢查,確定是子宮內懷孕。 此藥具有子宮收縮的效果。 服藥後會有出血現象,整個出血量與月經的血量類似。   一、什麼是RU486?(Mifepristone Apano ®保諾錠):     此藥是一種用於懷孕七週內的終止繼續懷孕的藥物。破壞子宮內膜,讓胚胎無法發育引起流產。其藥理機轉為體內的黃體素競爭子宮內膜的黃體素接受器,致使黃體素無法與接受器結合,進而破壞子宮內膜,使胚胎無法發育引起流產的情形。   二、為什麼要做此治療 ? 當需要終止懷孕的婦女,且週數於七週內時,可以藉由非手術方式中止懷孕。     三、治療前要準備什麼? 藥物開立前,必須與合格的優生保健醫師詳細的討論,了解服用藥物之前的檢查、適合服用藥物的時機、服藥的方法與副作用。 有抽煙病史、年齡在35歲以上、有心臟血管疾病史的婦女,建議不要使用此藥物。   四、治療是如何進行的? 藥物服用前須經超音波掃描確認是懷孕七週內的婦女。 超音波下確認胚胎位置、大小,排除子宮外孕的風險。 填寫終止妊娠自費同意書,在醫生指示下服用RU486藥物。 服用RU486的36至48小時後,無論是否出血,須遵照醫師指示合併服用具子宮收縮的前列腺素(misoprostol 400mcg)2至3顆,更能增加流產成功率。     五、治療後該注意什麼? 疼痛:90%以上的婦女在服藥後會感到下腹絞痛,尤其在服用前列腺素後,其疼痛情形較為明顯,可使用口服止痛藥物,改善疼痛情形。 出血:一般在服用RU486當日,會有出血的現象,平均出血時間為4至9天,其出血量為50-100CC,整個出血量與月經的血量類似。 使用藥物失敗或不完全流產:雖然使用RU486成功率極高,但仍有失敗的情 形,若遇到失敗情況,可以考慮行流產手術加以處理。 頭痛或頭暈:一般引起頭痛與頭暈都是輕微的,除非是大量出血所致頭暈,則必須立即回診處理。 腸胃不適:腸胃不適的原因多為服用前列腺素所造成的,其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等。這些症狀通常會自然會消失。 在服用RU486藥物後一週,優生保健醫師會主動安排回診檢查,此回診一定要如期赴診,唯有透過超音波檢查,才能確保百分之百是否流產完全,子宮內部有無殘存胚胎血塊。持續觀察四至十週,確認完全流產後才能算完成流產程序。     參考資料 Bettencourt-Silva, B., Rego, M. T., Miranda, C., Cunha, A. I., Brás, F., Lopes-Guerra, C., Miguelote, R., Sousa-Santos, R., & Furtado, J. M. (2023). The role of mifepristone on first trimester miscarriage treatment -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MiFirsT.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289, 145–151. https://doi.org/10.1016/j.ejogrb.2023.08.391 Hsia, J. K., Lohr, P. A., Taylor, J., & Creinin, M. D. (2019). Medical abortion with mifepristone and vaginal misoprostol between 64 and 70 days' gestation. Contraception, 100(3), 178-181. https://doi.org/10.1016/j.contraception.2019.05.006 Van den Berg, J., Hamel, C. C., Snijders, M. P., Coppus, S. F., & Vandenbussche, F. P. (2019). Mifepristone and misoprostol versus misoprostol alone for uterine evacuation after early pregnancy failure: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comparison (Triple M Trial).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19(1), 1-8. https://doi.org/10.1186/s12884-019-2497-y
熱門動畫
疥瘡之照護
【本篇學習重點】 疥瘡是由疥蟲所引起的皮膚科傳染病,傳染途徑以密切接觸為主。 感染疥瘡會很癢,皮膚可見小丘疹、斑點、小結痂或色素沉著點。 疥瘡是可治癒的疾病,需配合環境衣物消毒及適當外用藥。 疥蟲離開皮膚約二週,或在溫度60℃以上的環境中就會死亡。 一、什麼是疥瘡? 疥瘡是由疥蟲所引起的皮膚病,疥蟲會鑽入人體皮膚寄居及繁殖。 疥蟲離開宿主後通常只能短暫存活。 疥蟲是寄生在人體表皮所引起的皮膚病,較易寄生於年長、虛弱、長期臥床及生活習慣差的人身上。 傳染途徑以密切接觸而感染為主,例如共用毛巾、被單、棉被、內衣褲等。 好發於醫療機構,如安養中心、長照機構、護理之家、醫院等。   二、疥瘡有哪些症狀? 疥蟲鑽入皮膚後,會引起病人發炎反應,大約10~30天皮膚會出現紅疹。曾感染過疥瘡的人,再次感染1 至4天內症狀會提早出現。 感染到症狀出現這一段時間又稱空窗期,此時仍會傳染給他人。 感染疥瘡都會非常癢,半夜到凌晨發癢的症狀較為嚴重,夜間蓋被或熱水淋浴時會更癢。 皮膚會有小突起、斑點、小結痂、色素沉著點、皮屑、蟲隧道等,多分布在手指縫、手掌腕、乳房、腹股溝、生殖器,肘部、腋下等皮膚皺摺處。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疥瘡,若您有上述症狀,請盡早至皮膚科看醫生。   三、疥瘡要怎麼治療? 疥瘡是可以治癒的疾病,只需配合環境衣物消毒及適當外用藥,原則上治療三天即有療效。 治療期間每天用肥皂洗澡,以尼龍軟刷清潔皮膚,洗澡後自脖子以下到腳底全身塗抹藥物,尤其皮膚皺折處。 常見抗疥藥物、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項: 美西乳膏 (B.C Cream/10g):塗抹藥物前先徹底洗澡,使用軟毛刷或毛巾搓洗皮膚,再將藥膏從脖子至腳底全身塗抹,尤以皮膚皺褶處。用量:每日使用1~2次即可,用藥後一週再至皮膚科評估治療成效。 疥寧洗液(Jaline lotion/Benzylbenzoate250 mg/ml 150ml):從脖子以下至腳底,每日全身塗抹一次,於隔天洗澡時再將藥物洗去,擦乾身體後再重新塗藥。一次療程約二至三日。此藥具有刺激性,用於兒童需依醫師指示稀釋2~3倍。 百滅寧(Permethrin cream 5% 30g):此藥塗法跟上述一樣,維持8~14小時後用肥皂洗去藥劑。依醫師指示一到兩個星期重複一次。 舒利達(Ivermection 200ug/kg):口服一劑即可,必要時可於10至14天內追加一劑。安全性佳,孕婦與孩童不建議使用。  四、得到疥瘡了,要怎麼照顧自己? 當疥蟲離開皮膚約二週,就會死亡,病人所換下的衣物、床單、棉被、被套、枕頭等放入塑膠袋內包好,放兩週疥蟲會自然死亡。 疥蟲在溫度60℃以上的環境中活不過5分鐘,所以衣服、被單可加熱烘乾或電熨斗燙過。 疥瘡通常是直接接觸或經由被單、棉被及衣物感染,所以同住者應注意適當隔離,不要與疥瘡病人使用相同衛浴設備。 維持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的清潔,可減少疥蟲滋生的機會。 治療期間請單獨隔離,避免與人群接觸。  參考資料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2019,5月14日).有關疥瘡用藥.http://www.derma.org.tw/index.php?sort_no=1379727060&sort_s_no=1379760888%20&%20id=1500528490 蔡美娟、詹明錦、林永崇(2020).運用 TRM 方式處理呼吸照護病人疥瘡感染事件 ‧ 感染控制雜誌,30(2),83-92. http://doi.org/10.6526/ICJ.202004_30(2).0002 賴柏如(2019).疥瘡-如何診斷?如何有效治療?.醫療品質雜誌,13(5),76-79。 http://doi:10.3966/199457952019091305015   
腸造口之照護
【本篇學習重點】  1.執行腸造口貼袋需觀察周圍皮膚狀況。 2.腸造口袋中糞便1/3-1/2滿,需排空及清潔造口袋。 3.清潔腸造口袋時需注意因碰觸摩擦造口而出血的狀況。   一、為什麼需要腸造口? 腸造口也可以稱為人工肛門,顧名思義就是替腸子造一個口來代替肛門,讓大便透過腸造口排出體外。因結腸直腸癌、潰瘍性腸炎或克隆氏症之腸道發炎疾病、大便失禁、腸道先天性異常、腸阻塞或腸道嚴重創傷等疾病,以手術方式將某一段腸子置於腹部表面,取代肛門排便功能。   二、造口袋更換的準備用物: 造口剪刀、皮膚保護噴劑、造口粉、塑膠袋、棉花棒、造口量表、手套、奇異筆、濕紙巾(不含酒精、乳霜成份)、造口底座及造口袋(如圖一)。        圖一 用物     三、步驟: 更換造口底座口訣:備、移、清、量、貼。 備:備妥用物要齊全,更換時機在飯前。 移:移除底座需輕柔,一手輕按一手撕。 清:清潔觀察加保護,灑粉噴膜不可少。 量:量測大小需適中,0.2公分剛剛好。 貼:貼上底座扣便袋,休息片刻再活動。 更換造口袋步驟: 備妥用物,更換時機為空腹或飯前一小時以上為佳,不要在吃飯後及吃刺激排便藥物後馬上更換造口袋或底座,以避免更換過程大便不斷排出。 造口側邊皮膚黏貼塑膠袋以接收取下造口袋後流出的大便(如圖二);一手按壓皮膚,一手輕柔移除舊的造口底座(如圖三)。 圖二 黏貼塑膠袋                                  圖三 移除舊的造口底座   以濕紙巾清潔腸造口周圍皮膚(如圖四),保持皮膚乾燥,並觀察造口血循(如圖五)。  圖四 清潔腸造口周圍皮膚                     圖五 正常造口血循   於腸造口周圍皮膚,灑上造口粉(如圖六),再噴皮膚保護噴劑,以保護皮膚(如圖七)。 圖六 灑上造口粉                                   圖七 噴皮膚保護噴劑                                              造口袋底座剪裁: 以腸造口量表測量腸造口徑大小(如圖八),並將口徑大小畫到造口底座上(如圖九)。 依測量的腸造口徑大小剪裁腸造口底座,剪裁線與腸造口周圍距離0.2~0.3公分。 圖八 測量腸造口徑大小                    圖九 依口徑大小畫到造口底座  以腸造口為中點,將底座套入腸造口並黏貼於皮膚上(若為雙片造口袋,需再扣上造口袋),用手壓住底座上方約15分鐘,增加底座黏著性,較不易脫落,用手輕拉確定是否扣緊(如圖十、十一)。 圖十 壓緊底座                                     圖十一 測試緊密度   四、照護原則: 腸造口的照護: 正常造口血循為暗紅或粉紅色潮濕狀,異常為紫、白、黑色。 移除原有造口底座後,應觀察造口周圍皮膚是否有發紅、破皮異常狀況。 腸造口黏膜充滿微血管,因此在擦拭及更換底座過程中可能有少量出血,勿慌張,可以使用棉花棒或濕紙巾輕微加壓止血。 當腸造口袋之糞便約1/3-1/2滿時,應排空袋內糞便並清潔造口袋。 迴腸造口約3~4天更換腸造口底座,結腸造口需5~7天更換腸造口底座,如有滲漏或底座浸潤(發白)超過2/3時應立即更換。永久性腸造口病人,若已經每日執行造口灌洗,可免用腸造口袋,使用紗布覆蓋即可。(延伸閱讀:結腸造口灌洗) 造口周圍皮膚發紅或輕微破皮:可使用造口粉及保護噴膜來保護周圍皮膚,此步驟最多重覆三次;此時底座改為每三天更換一次。  返家後若造口周圍皮膚紅腫潰瘍、造口底座常滲漏、造口凹陷、剝離、持續出血、回縮、脫出等,應返回傷造口護理門診評估與處理。 日常生活提醒: 飲食:以均衡飲食、少量多餐為原則,依大便性狀做部分修正。 腹瀉:排出多量水便,容易脫水(口乾、少尿),常發生在迴腸造口。需記錄造口量及尿量,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運動飲料、肉湯),用餐前後避免喝大量液體。 便祕:造口排出硬狀顆粒便,宜多活動,並增加蔬果類及水分攝取。 脹氣或氣味太重:減少吃乳製品及產氣食物(如:豆類、地瓜、洋蔥、大蒜、花椰菜),多活動,促進排氣。室內可使用空氣清淨機,減少異味。 運動與旅遊:可做普通運動(如:散步、爬山、游泳),避免做劇烈及增加腹壓的活動(如:提重物或舉啞鈴),外出可準備造口用物輕巧包。 性生活:傷口癒合及體力恢復即可開始,先排空便袋,採下方體位姿勢。 衣著及沐浴:依自己喜好搭配,可選擇有鬆緊帶的褲子或裙裝,穿脫較方便;沐浴時採淋浴,可用腸造口袋覆蓋或暫時移除腸造口袋,沐浴後再將腸造口周圍擦拭乾淨即可。   參考資料 楊逸文(2020).腸造口.臨床醫學月刊,85(3),131-134。 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2003_85(3).0024 Berti-Hearn, L., & Elliott, B. (2019). Ileostomy Care: A Guide for Home Care Clinicians. Home Healthcare Now, 37(3), 136–144.     https://doi.org/10.1097/NHH.0000000000000776 Golpazir-Sorkheh, A., Ghaderi, T., Mahmoudi, S., Moradi, K., & Jalali, A. (2022). Family-centered interven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lients with ostomy. Nurs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2, 9426560.   https://doi.org/10.1155/2022/9426560  Millard, R., Cooper, D., & Boyle, M. J. (2020). Improving self-care outcomes in ostomy patients via education and standardized discharge criteria. Home Healthcare Now, 38(1), 16–23.    https://doi.org/10.1097/NHH.0000000000000816 Taneja, C., Netsch, D., Rolstad, B. S., Inglese, G., Eaves, D., & Oster, G. (2019). Risk and economic burden of peristomal skin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ostomy surgery. Journal of Wound, Ostomy, and Continence Nursing, 46(2), 143–149.  https://doi.org/10.1097/WON.0000000000000509
彈性襪使用需知
[本篇學習重點] 預防長期臥床病人血栓的形成;預防姿勢性低血壓。 預防及治療靜脈曲張;減輕下肢疲倦、腫脹、疼痛。 穿、脫時將腿抬高過心臟15分鐘以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彈性襪的保養採中性肥皂或清潔劑在冷水或溫水中用手洗滌,切勿扭乾,洗淨後可用乾毛巾吸去水分,在空氣中晾乾。   一、為什麼需要穿彈性襪? 穿著彈性襪可以預防血栓形成及促進靜脈血液回流、預防姿勢性低血壓及減輕下肢腫脹與疼痛。長期臥床、下肢癱瘓、大手術或嚴重骨折、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或做下肢血管手術的病人需穿著彈性襪來預防血栓;而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孕婦及肥胖者也建議穿彈性襪以預防靜脈曲張。   二、準備用物 彈性襪。 枕頭。   三、步驟 早晨起床,先穿好彈性襪才可下床。 穿著前平躺床上,以枕頭將腿墊高超過心臟15分鐘後再穿。 將手伸進襪內,抓住襪跟往後拉,將彈性襪翻面。 圖一  將彈性襪翻面 以兩手拇指撐在彈性襪內側將彈性襪撐開,再將彈性襪腳跟方向對齊自己腳跟,把腳伸進彈性襪內並將彈性襪往上拉至腳跟。 圖二  彈性襪腳跟對齊自己腳跟 將彈性襪循序向上拉至腿部。 圖三  循序將彈性襪往上拉 將彈性襪穿至適當位置,調整襪子的皺摺部份並確認是否平整。 圖四  穿至適當位置並調整平整 脫彈性襪時可由大腿往小腿反方向進行,握住彈性襪頂端,外翻後由上往下緩緩脫下來,再以枕頭抬高下肢高於心臟,以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四、照護原則 穿彈性襪的最佳時間為每日早上起床前,如已下床活動,應躺回床上將腿抬高高於心臟15分鐘後再穿上,下床活動時請儘量穿著彈性襪。 以一次拉高約2吋(5公分)的速度,將襪子平整的拉到預定的高度。 應隨時注意彈性襪是否平整,上端避免捲曲,以免壓力增加(若趾甲發紫則表示襪子太緊)而影響血液循環,。 脫下後應抬腿高於心臟至少15分鐘才下床活動,避免靜脈壓力突然增加而造成不舒服。 每8小時需脫下彈性襪15~30分鐘,並注意下肢循環及皮膚狀況,雙腿若有發紅、發炎、麻木、蒼白或感覺異常時,請暫時停止穿彈性襪。。 穿脫彈性襪時,請勿碰觸指甲尖,應除去手錶或戒指等飾物,以免損壞彈性襪。 彈性襪的保養: 用中性肥皂或清潔劑在冷水或溫水中用手洗滌,切勿扭乾,洗淨後可用毛巾吸乾水分後晾乾。 勿使用洗衣機洗滌或脫水、勿使用漂白劑、勿使用烘乾機或在烈日下曬乾。 存放時,避免陽光或燈光直接照射,可存放於紙盒中。 必要時選擇露腳趾之彈性襪,方便觀察下肢的血液循環狀態。       參考資料 Dahm, K. T., Myrhaug, H. T., Strømme, H., Fure, B., & Brurberg, K. G. (2019). Effects of preventive use of compression stockings for elderly with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and swollen leg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C Geriatrics, 19(1). https://doi.org/10.1186/s12877-019-1087-1 Prandoni , P., Lensing, A.W.A., Prins, M.H., Villalta, S., Pesavento, R., Tormene, D., Noventa, F., & Palareti, G. (2022).Elastic compression stockings for prevention of 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residual vein thrombosis and/or popliteal valve reflux.Haematologica,107(1).303-306. https://doi.org/10.3324/haematol.2021.279680 Yang, X., Zhang. X., Yin, M., Wang, R., Lu, X., Ye, K.(2022). Elastic compression stockings to prevent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in proxim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patients without thrombus removal.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Venous Lymphat Disord,10(2), 293-299. https://doi.org/10.1016/j.jvsv.2021.06.023
腦中風之照護
【本篇學習重點】   1.腦中風是指腦血管發生變化,導致腦組織損傷。   2.腦中風常見的症狀有頭痛、說話不清楚或肢體無力等。   3.經醫師評估若病情穩定,應早期積極復健。   4.依醫師指示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劑,不可隨意停藥。 一、什麼是腦中風? 泛指因腦血管發生變化,導致腦組織損傷。可分為以下三類: 缺血性腦中風:因血栓塞住腦血管,造成腦血液流量不足。 出血性腦中風:因腦血管破裂所造成。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因腦部暫時性缺血引起中風症狀,但一般在24小時內可完全恢復。 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1.頭痛、頭暈或嘔吐。       2.感覺異常:一側或二側肢體無力、麻木、嘴歪眼斜。       3.說話不清楚或無法說話。       4.眼睛突然看不見,看東西有兩個影子或視力模糊現象。       5.身體失去平衡。       6.個性改變、易怒、情緒起伏不定,甚至有些病人會失去記憶。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腦中風,若有上述症狀,請至急診或神經內科門診由醫師評估。 三、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依病人的病情來安排相關檢查:如腦部電腦斷層、腦部磁振造影、腦血管攝影、腦血管超音波等。(延伸閱讀:電腦斷層檢查、腦部磁振造影檢查、血管攝影術、腦血管超音波檢查) 內科治療: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經醫師評估治療條件後,於發生三小時內可做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發生6~24小時內可做動脈內取栓術治療。 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以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製劑預防再次中風,未經醫師指示不可隨意停藥。 控制危險因子,如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律不整等,必須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持續服用藥物治療,不可自行調藥或停藥。 外科治療:視病情嚴重度及中風部位,需要時經評估可進一步接受手術治療。 四、照護原則: 避免腦壓過高:床頭抬高30度,使用降腦壓藥物治療,避免血壓過高,保持大小便通暢,急性期應避免灌腸及用力解便。 維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抽痰,以免痰液無法咳出而阻塞呼吸道,若吞嚥篩檢檢測通過即可進食,並觀察進食情形,避免食物嗆入肺部導致肺炎發生。 預防各種長期臥床併發症:如壓力性損傷、吸入性肺炎、泌尿道感染、關節攣縮、僵硬···等發生,視病人需求協助每兩小時翻身擺位、口腔清潔、會陰部護理及執行關節運動。(延伸閱讀:翻身擺位、全關節運動) 復健:由醫師評估,若病情穩定,越早做越好。 居家保健: 飲食: 當有進食困難時,進食時應採坐姿勢,食物以軟質或半固體易吞嚥為原則,並注意進食時不聊天,進食後維持口腔清潔。 均衡飲食,定時定量。 多進食膳食纖維,如未加工過的全榖類、豆類,增加蔬菜和水果, 以降低脂肪的吸收,進而能預防腦血管栓塞的發生。 少吃甜食、太鹹及太油的食物,也應減少紅肉(牛肉、豬肉、羊肉)的攝取量,及含咖啡因或酒精性飲料。 戒除吸菸、酗酒的習慣,維持健康生活作息、充足睡眠。 穿著:衣褲勿過長,鞋子以穿戴容易、重量輕及穩定性好、防滑為選擇條件。 環境: 不論屋內或屋外走道都應維持暢通、光線明亮。 看東西範圍有受損的病人,使用的物品應放在可看見的地方。 浴室最好有扶手及加裝防滑墊,以坐式馬桶較安全。 床的高度,以下床時兩腳剛好碰到地面為最理想。 行動不便者,宜使用助行器或輪椅協助活動,協助者須站於病人肢體較無力側。 於床上起身時,不要立即下床,先於床邊坐3~5分鐘後,無頭暈情形,再於床旁站立3分鐘後才活動,以預防跌倒發生。(延伸閱讀:預防跌倒) 中風後肢體對冷、熱、觸、痛等感覺較麻木或完全喪失,幫病人熱敷時,溫度應於45˚C以下,以避免燙傷。 復健: 應每天做復健活動,建議控制體重,避免體重增加造成肌肉骨骼負荷。 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改善高血壓,能有效避免中風再次發生。 中風後調整心態以增加適應能力很重要,包括事業、感情、性生活,各方面需求的協調與支持都需特別關注,而親人的關心與鼓勵可加速復健的效果。   參考資料 林瑞青、林佳慧、翁淑敏、林琦峯、王蔚芸、曾雯琦 (2021).運用多元策略提升急性腦中風病人早期復健運動之執行率.護理雜誌,68(1),64-73。https://doi.org/10.6224/JN.202102_68(1).09 鄭建興(2019).吸菸與戒菸對中風的影響.台灣中風醫誌,1(2),127-137。https://doi.org/10.6318/FJS.201909_1(2).0006 錢駿、許立奇(2018).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治療的發展與展望.臨床醫學月刊,81(5),296-301。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1805_81(5).0054 錢駿、鍾芷萍(2018).缺血性腦中風的分類.臨床醫學月刊,81(2),72-76。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1802_81(2).0014 Zyriax, B. C., & Windler, E. (2023). Lifestyle changes to prevent cardio-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t midlife: A systematic review. Maturitas, 167, 60-65. https://doi.org/10.1016/j.maturitas.2022.09.003
主題館
各科護理指導
部份圖示素材取自Slidesgo網站。